這場源于傳統、卻又打破傳統的產業革命,證明了傳統與創新并非對立,而是可以相輔相成的統一體,更重新定義了文化自信的內涵,不是固步自封的孤芳自賞,而是以開放姿態擁抱時代變化。
最有力的創新,往往來自于對傳統最深刻的理解;最徹底的革命,恰恰發源于最深厚的傳承。
文|宋玥
曾經,傳統意味著莊嚴與距離;而今天,一場由內而外的國風熱潮正席卷而來。
故宮的文創、李寧的國潮、河南衛視的“中國節日”系列等,都在用現代語言重新詮釋古老基因,證明真正的傳統,恰恰孕育著最先鋒的生命力。
而今,這場革命的風,也吹進了紹興的酒庫。古越龍山,這個守著千年釀造秘方的老字號,正以一場大膽的自我革新,打破黃酒“父輩專屬”的刻板標簽。它用咖啡黃酒匹配年輕人的早C晚A,用冰彫氣泡黃酒搶占音樂節的微醺時刻,更讓糯米威士忌闖入洋酒的腹地。
古越龍山正用一場自我驅動的“革命”驗證,文化真正的生命力,不在于它被保護得多好,而在于它能否在當下的生活中,找到新的呼吸。
三維突破
引領黃酒系統革新
2021年,古越龍山提出“高端化、年輕化、全球化、數字化”四化戰略,開啟了一場從產品到渠道,從營銷到文化的全面革新。
產品維度,聚焦風味革命與技術突破。
一方面,針對年輕消費群體開發低度潮飲系列。2024年上市的“啡黃騰達”咖啡黃酒,創新性地將黃酒醇香與咖啡濃香完美融合;“平步青云”青檸黃酒采用NFC工藝,果汁含量達12%,成功破解黃酒甜膩感的難題。2025年進一步升級,推出易拉罐裝5度咖啡黃酒氣泡型,適配露營、音樂節等新興消費場景。
另一方面,突破傳統工藝局限,研發高度純飲產品。“無高低”黃酒通過與江南大學合作篩選的“古越龍山1號酵母”,在純自然發酵條件下將酒精度提升至20度,同時將糖分控制在干型黃酒范圍(≤15g/L)。該產品上市一年銷量突破330萬瓶,登頂抖音商城黃酒爆款榜、人氣榜雙第一。其2.0版本更將酒精度推至26度,滿足硬核消費群體的需求。
渠道維度,推動場景革命與體驗升級。
線下布局全球65家品鑒館與慢酒館,打造“可品飲的文化現場”;線上構建數字化渠道體系,中央酒庫直播基地實現“直播溯源+文化輸出”的創新模式,年銷售額突破億元。
更重要的是,古越龍山為貼近年輕消費者,主動融入一切需要酒精的社交節點:深度參與迪蕩音樂節、嵊州氧氣BAOBAO音樂節等潮流活動;冠名浙BA籃球聯賽紹興聯隊,將產品植入運動場景;打造“7.9”節IP,通過“全場新黃酒免費暢飲+美食市集”的形式,使黃酒成為Z世代的社交貨幣。
文化維度,強化敘事革新與IP打造。
在文化傳播層面,古越龍山實現了從傳統敘事到現代表達的轉變。冠名《詩酒中國心》文化綜藝,創下12億全平臺曝光量,讓黃酒以“文化主角”身份登陸主流熒幕;在大灣區電影音樂晚會上,“只此青玉”與頂級明星同臺,覆蓋超3億觀眾。
同時,打造自有IP資產:“小青玉”吉祥物成為品牌的文化信使;“百城共品古越龍山”全球主題營銷讓黃酒與地域美食文化深度結合,實現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的自然融入。
扎根傳統
時代活力源于深厚底蘊
古越龍山這場令人矚目的“革命”,絕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其所有創新與突破的底氣,正來源于企業扎根數千年的傳統釀造智慧,以及將這種智慧轉化為現代生產力的科技實力。
其一,是微生物基因庫的不可復制性。傳統黃酒釀造的核心技術壁壘在于酒藥,其中蘊含數百種微生物的共生體系,可產生1762種風味物質。古越龍山(沈永和)酒藥自清康熙三年起,每年傳承一代,至今已延續362代。
紹興獨特的生態環境與持續傳承的酒藥工藝,共同維系了酒藥核心微生物的代際延續,構成了任何實驗室或現代快速工藝均無法復制的生命密碼。
其二,是智能化對傳統工藝的精準賦能。古越龍山建成行業規模最大的智能釀造基地,年產黃酒10萬千升、瓶酒12萬千升,并覆蓋糟燒白酒和果露酒生產。通過“酒母自動擴培工藝”“智能化仿真生麥塊曲制作”“數字化勾調”等獨家技術,將老師傅的經驗數據化、標準化。
產業園憑借“釀造智能化、勾調數字化、物流無人化、生產綠色化”四大優勢,入選工信部5G工廠名錄,生產效率較傳統模式提升50%以上。這種“傳統工藝+智能化裝備”的模式,既保證了傳統風味的穩定性,又實現了規模化生產,為產品創新提供了堅實保障。
其三,是時間沉淀的品質護城河。古越龍山中央酒庫擁有基尼斯認證的“世界最大黃酒酒庫”稱號,儲存著1100多萬壇、26萬噸陳年原酒。這些陶壇平均壇齡超過20年,在陰涼、干燥、通風的完美儲存環境下,酒體通過氧化、酯化、美拉德反應等過程完成品質蛻變。這不僅確保了年份酒的真實性和高品質,更為新產品開發提供了豐富的風味基酒資源。
從1995年首創年份酒標準開始,古越龍山就建立了基于真實儲存年份的品質體系,“足年庫藏,保真年份”,這也是其高端產品能夠獲得市場認可的重要基礎。
其四,是科研體系對創新轉化的強大支撐。作為行業唯一擁有國家級黃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企業,古越龍山搭建了從實驗室研發到產業化應用的完整轉化鏈條。其科研團隊通過現代風味組學技術,從400余種物質中篩選到了29個對品質有重要影響的關鍵風味物質進行組合,總結出“40029”黃金品質密碼。
百余項專利、四十余項科技獎項的背后,是一套讓傳統工藝在現代科技中煥發新生的創新機制,也是開發“無高低”黃酒、糯米威士忌等創新產品的技術基石。
可以看到,這場發生在紹興酒庫里的革命,遠非對傳統的背離與否定,而是基于最深厚傳統底蘊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也意味著,古越龍山的成功,將為中國乃至全球的傳統品牌,提供一個與新時代對話的精彩范本。
最有力的革命
往往來自于最深厚的傳統
古越龍山的革新戰略已取得顯著成效。2025年1-6月,在酒類消費市場整體疲軟的背景下,“國釀1959”系列繼續領銜中國高端黃酒大單品,白玉至6月中旬已售罄,紅玉銷售同比增長44%。
年輕化產品亦表現亮眼,新業態事業部營收同比增長22%,咖啡黃酒、青檸黃酒銷售同比增長122%,冰彫氣泡黃酒上市10天售罄30萬提,“無高低”系列年銷超330萬瓶,精釀黃啤新品上市首月線下訂單即突破千萬元。
亮眼的數據,印證了古越龍山這場變革的切實有效性。這場源于傳統、卻又打破傳統的產業革命,證明了傳統與創新并非對立,而是可以相輔相成的統一體,更重新定義了文化自信的內涵,不是固步自封的孤芳自賞,而是以開放姿態擁抱時代變化。
最重要的是,它探索出了老字號品牌年輕化的可行路徑——以傳統底蘊為根基,通過科技創新、體驗升級和文化重構,實現品牌的時代化轉型。
就如同故宮讓文物活起來,李寧讓國潮火起來,河南衛視讓文化美起來,古越龍山要讓黃酒年輕起來,所用的方式也不是推倒重來,而是讓傳統在現代語境中重生,革新產品,但堅守匠心;變革渠道,但不忘初心;重塑文化表達,但始終尊重文化內核。
這也正是古越龍山給行業的最大啟示:最有力的創新,往往來自于對傳統最深刻的理解;最徹底的革命,恰恰發源于最深厚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