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 10:05:49來源:糖酒快讯 閱讀量:13
近日,隨著多家上市白酒企業2025年半年報陸續披露,其上半年業績表現與發展態勢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對此,多家證券公司發布研報,從業績表現、動銷恢復及政策環境等多個維度,對白酒行業上半年的整體表現作出分析,并對下半年走勢進行前瞻研判。
研報普遍指出,在行業整體承壓、消費場景結構性變化的背景下,白酒企業業績呈現明顯分化,頭部企業抗風險能力突出,部分企業仍處于調整階段,行業正步入基本面筑底與緩慢修復的新周期。
消費場景承壓,頭部企業韌性凸顯
盡管目前行業整體承壓,但頭部白酒企業仍展現出較強的經營韌性。
中銀證券研報顯示,上半年,茅臺酒實現較快增長,一方面與飛天發貨進度加快有關;另一方面,公司加大一升裝茅臺及非標茅臺直營渠道投放,直營渠道增量貢獻營收。系列酒方面,受去年同期高基數影響(2Q24系列酒營收增速為+42.5%),疊加市場需求減弱,2Q25系列酒降速明顯。在行業周期底部,公司主動求變,挖掘不同渠道及客戶群體增量需求。考慮到當前的消費環境及半年報業績表現,預計2025年至2027年,貴州茅臺歸母凈利分別為926.7億元、982.7億元、1044.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5%、6.0%、6.3%。
洋河股份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47.96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43.44億元。國信證券分析指出,上半年,洋河經營節奏穩健,減緩發貨節奏為渠道紓壓;收現及預收表現與前述控量挺價舉措匹配。展望下半年,需求復蘇仍具不確定性,預計公司仍以促進開瓶、去化庫存為主,報表端在低基數下降幅有望收窄。
珍酒李渡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4.97億元,經調整凈利潤達6.13億元。其中,核心品牌珍酒貢獻了14.92億元收入,占比59.7%。對此,東吳證券指出,2025年,公司及時調整營銷節奏,以去庫出清為主。分省區看,主要省份貴州、河南、湖南、廣東渠道秩序相對保持穩定,動銷降幅可控;分產品看,珍10卡位宴席場景,仍有招商兌現;珍15批價波動好于行業整體水平,預計后續銷售體量有望隨場景修復;高檔光瓶酒銷售規模基本維持,團購培育模式日臻成熟。大珍作為破局新品,低準入、高收益,并以持續分紅機制提倡廠商長期合作,招商匯量前景可期,有望帶動公司成長彈性快速修復。此外,國內高度白酒消費省區已明顯染醬,醬酒次高端需求具備擴容空間。對標濃香,醬酒品牌第二梯隊仍有較大份額集中度提升空間。橫向對比其他醬酒,珍酒渠道管理穩扎穩打,圈層培育亦走在前列。
“次高端白酒較早進入調整期,相較于高端和大眾白酒而言,其受影響更為明顯。”東莞證券表示,根據此前發布的數據,水井坊、酒鬼酒兩者業績同比,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主要系二季度政商務宴請等消費場景持續承壓,白酒修復節奏放緩。
基本面筑底企穩,動銷壓力逐步釋放
中郵證券研報中提到,針對《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6月中下旬和8月上旬,官媒連續發聲糾偏,預計此前層層加碼的執行情況導致的消費場景缺失有望略有修復,2025年下半年,白酒板塊將進入動銷/報表端的低基數區間,營收利潤同比表現有望改善。從2025年上半年已經披露的酒企數據來看,悲觀預期已經消化的相對充分,同時,25Q2-25Q3,各酒企將在報表端陸續釋放真實動銷/需求壓力。
華泰證券指出,當前基本面環比企穩,預計8月以來,白酒動銷端表現環比降幅收窄,尤其升學宴、親朋聚飲等大眾宴席場景修復較快,300元以下大眾價位白酒產品有所修復;當前,政商務消費仍然有所承壓,但預計未來隨政策限制邊際收窄,也將穩步恢復。同時,由于前期需求快速下滑,部分渠道和終端經銷商回款和出貨更為謹慎。整體看,當前行業基本面表現筑底企穩,中秋旺季將近,期待需求穩步修復帶動行業動銷改善。
渠道端,線上電商平臺成為酒企應對傳統渠道飽和壓力的重要突破口,有望拉動動銷增長。
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美團閃購白酒交易規模暴漲100%;今年618期間,美團閃購酒類首日整體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8倍,白酒首12小時成交額即破3億元,首日成交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逾70倍;5月13日-5月26日,天貓618第一階段,淘系酒類核心品牌同比去年618第一階段增長達到72%,其中,劍南春同比增長284%,瀘州老窖同比增長433%,郎酒同比增長90%,汾酒同比增長40%,古井貢酒同比增長143%;8月19日,“全球美酒狂歡節”期間,淘寶酒水品牌迎來全面爆發,銷售額突破1個億,其中,劍南春、茅臺、五糧液等3個品牌銷售額破千萬,汾酒、瀘州老窖、習酒、郎酒等多個品牌銷售額破百萬······
白酒業拐點將至?
“白酒在中期維度內的核心矛盾仍在于需求側,產業調整的本質是渠道底、業績底和庫存底這‘三大底’圍繞需求側的先后展開。從順序看,渠道底>業績底>庫存底。”國泰海通證券研報指出,當下,白酒面臨的需求側壓力邊際收窄,目前,產業已處于渠道利潤底,正加速邁入業績底。考慮到政策變量,從時間點來看,2025下半年,產業或仍處于深度調整,2026年或是產業周期徹底筑底的時間,且類似上輪周期,本輪業績底和庫存底且大概率先于需求底到來。
同時,國泰海通證券強調,本輪周期呈現明顯的價格端出清及明顯的頭部化。本輪行業邁入底部呈現結構性特征:一是行業“量比價剛性” 特征延續,本輪行業出清主要體現為價格端的擠壓,白酒消費呈現明顯的產品結構沉降及高端白酒價格回調,相較之下,白酒在量的層面調整并不顯著,汾酒及茅臺等頭部酒企通過調整產品結構,甚至實現量的增長;二是行業呈現更為明顯的頭部化,不同于上輪周期的同步去庫存,本輪周期去庫存的順序明顯,中小企業尤其是全國化次高端品牌率先邁入去庫存,其次是區域性名酒及高端白酒,相較于中小企業,茅臺、五糧液等頭部企業邁入去庫存的時間點明顯晚于中小企業。從另一個層面看,本輪去庫存過程中,甚至提升了頭部企業在行業內部的市場份額。
國泰海通證券分析認為,考慮到白酒的快消品屬性強化,后續能夠持續提升市占率的企業必須具備如下優勢:一是品牌影響力持續占優:消費者對白酒品牌的心智認知在中期維度內較難受到撼動,同一價位段下,消費者對于品牌的認知決定其購買商品的優先級;二是產品線的卡位充分以及較強的C端客戶獲取能力:伴隨白酒商品屬性逐步向快消品演進,參考海外案例,白酒消費的價位帶將愈發向腰部價位段集中(目前比較有可能的是100元-300元價位段),因此,企業必須在相應價位段有成熟的大單品卡位,同時,消費者碎片化是趨勢,白酒營銷重心由“B端”向“C端”靠攏,這對企業的獲客能力和數字化能力提出極高要求;三是具備產能基礎:長期來看,白酒品牌很大程度上由優質基酒支撐,伴隨“十四五”產能規劃逐步落地,頭部企業在產能層面已經具備顯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