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2 10:15:05來源:华夏酒报 閱讀量:26
2020年-2024年,中國低度酒市場規模從200億元躍升至570億元,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突破74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5%。在市場預期及行業變革的大背景下,近年來,國內為數不少的酒企開始涉足低度白酒。
作為白酒行業的明星企業,古井貢酒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布局研發低度酒產品,8月19日在沈陽隆重舉辦的“年份原漿·輕度古20上市發布會”,更是引發了行業和市場的關注。來自全國的專家、媒體、安徽商會嘉賓,及古井貢酒、黃鶴樓酒、明光酒業全球經銷商代表,共同見證了古井貢酒這一里程碑式的創新突破。
首創“輕度”概念, 名酒企業倡導“新潮飲”
本次上市的年份原漿·輕度古20,酒精度數為26°,容量為375ml/瓶,產品融合年份原漿品牌文化精髓與代際需求、個性表達;瓶型設計延續年份原漿玉璽瓶造型精髓,以幾何解構游龍圖騰煥新演繹,搭配流光漸變玻璃工藝,呈現輕盈剔透的當代美學;盒體設計極簡卡盒,摒棄冗余。不論是酒精度還是容量包裝設計,都為迎合年輕化的消費趨勢。
低度酒難做在業內是公認的,而古井貢酒在低度白酒領域有著先進的技術和成熟的經驗。20世紀80年代,古井貢酒就推出38°的產品;1989年,該產品和60°、55°古井貢酒在第五屆全國評酒會上共同榮獲“國家金質獎”;到了20世紀90年代,古井貢酒再次研發出酒精度為30°的產品,是國內最早將低度白酒作為主推戰略的酒企之一。
當前,低度白酒的再次興盛,為古井貢酒在該賽道的競爭提供了先決條件,在酒體設計之初,輕度古20便將“健康”理念融入生產工藝的每一個環節,既保留傳統經典色、香、味風格的同時,又能感受現代美酒的悅己悅人、新潮新風、新體驗。
著名演員陳建斌作為品牌創意大賽星推官親臨現場,分享“古的idea”,深刻詮釋了“輕度古20”倡導的“愛人悅己,樂享美好”生活方式。
“輕度古20,讓您無壓力,喝得更輕松。”同時具有“悅己、輕度、混飲”的特性,在場的嘉賓紛紛表示,這是古井貢酒年份原漿上市16年之后的又一首創和提升。
業內人士指出,作為行業首個輕度概念產品,“輕度古20”不僅傳承了古井貢酒·年份原漿的傳統釀造技藝和風味,更通過科技創新實現了酒體風格的嬗變,完美契合了新時代消費者對自身高品質、個性化生活態度的追求與表達的需求,展現了名酒企業的責任擔當與戰略眼光。
新老產品同登臺,老瓷貢老玻貢攜名酒基因喚醒時代記憶
作為本次活動另外的主角產品,古井貢酒·老瓷貢與老玻貢(第八代)則喚醒了在座諸多嘉賓的記憶。
具有“老名酒”基因的老瓷貢和老玻貢酒,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暢銷全國,一度創造了全國光瓶酒銷售的神話。今天,在光瓶酒快速崛起的時代,老瓷貢和老玻貢酒作為古井貢酒全國化戰略塔基產品,身兼名酒基因和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標識,成為光瓶酒中較為稀缺的競品,在完美繼承古井貢酒四獲金獎的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其品質優勢。
嘉賓們在品鑒這兩款產品時,一致認為,酒體色清如水晶,窖香幽雅,入口綿甜醇和、飽滿順滑、回甘悠長、余香持久的典型口感風味沒有改變,從入口那一刻就品嘗到了熟悉的味道,喚醒起美好的記憶。
活動現場,古井貢酒老友品鑒官朱時茂在傾情推薦他心目中的主角——古井貢酒·老瓷貢與老玻貢(第八代)時表示,這兩款產品不僅承載著皇室貢酒基因、老八大名酒基因和暢銷全國的銷冠歷史,更具有獨特的精神屬性,“老名酒、老記憶、老朋友、老味道”,這對消費者而言,物美價不貴,質價比極強,極具獲得感,能喚醒消費者對經典味道的記憶與情感。
“白酒+生態” 古井貢酒在健康賽道的獨門絕技
疫情之后,健康飲酒正成為一種理念和生活態度。近兩年,健康類酒品增速遙遙領先,而具有健康功效的“白酒+中藥”產品,正改變著許多人的飲酒方式,不僅深受中老年朋友的喜愛,也備受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在中藥和白酒這一范疇,古井貢酒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古井貢酒所在地安徽亳州不僅是“華夏酒城”,也是“世界藥都”,具有明顯的地緣優勢和豐富的道地藥材資源,同時,這里聚集著大量國醫大師、中藥名家。
古井貢酒融合國家非遺釀造技藝,并由國醫大師對癥開方,對號養生、一方一號、一號一養,隆重推出“古井神力酒”,打造“活力號”“力量號”“通透號”“忘憂號”四款功能型健康養生酒,為中國的健康酒行業增添了古井貢智慧和力量。
本次活動中,“中西共釀,古奇本香”大會上隆重推出的世界首款草本威士忌——古奇,也是結合酒城、藥都的兩大優勢,創造性地將中華草本智慧與威士忌釀造工藝深度融合,既為洋酒賽道注入東方養生智慧,也進一步豐富了古井貢酒的跨界產品矩陣,打造的新消費場景“古井輕養社”,以“養生、養身、養心”為核心,積極構建中國白酒消費新生態。
從“年份原漿”的厚重,到“輕度古20”的傳承與創新;從老名酒的經典回歸,到“神力酒”激活養生場景;從威士忌跨界到輕養社新生態——古井貢酒正以多元化創新、生態化建設,重新定義中國白酒的“悅己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