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 10:56:45來源:云酒说 閱讀量:15
在貴州遵義石子鋪的珍酒老廠區,至今還保存著一批泛黃的試驗記錄本。這批寫滿試驗記錄的冊子,藏著硬核的“創業故事”——珍酒,這個誕生于“茅臺酒易地生產試驗工程”的品牌,如何用50年時間從試驗走向市場,成為中國醬香白酒第二股?
起步:1975年,28位茅臺匠人的“攻關任務”
1958年,茅臺年產量僅幾百噸,想喝上一口得憑票排隊。為了實現把茅臺酒產量提升到一萬噸的目標,1975年,以茅臺酒廠原廠長鄭光先為首的28位技術精英,帶著命令,奔赴遵義北郊石子鋪。
沒人想到,這場攻關會持續整整10年。老匠人回憶:“那時候沒有恒溫設備,夏天靠風扇降溫,冬天裹著棉被守發酵池,3000多次試驗,光記錄本就堆了半間屋。”
1985年,這場“試驗”迎來驗收。白酒業內最高級別鑒定會在遵義召開,由全國名酒評比委員會主任委員周恒剛擔任組長,史稱“85鑒定”。會上,茅臺得分95.2分,珍酒得分93.2分。
評委盲品后寫下結論:“色清,微黃透明,醬香突出,幽雅,酒體較醇厚,細膩,入口醬香明顯,后味較長,空杯留香幽雅較持久,基本具有茅臺酒風格。”當“試驗”通過鑒定時,守候在車間里的工匠們激動不已——這杯酒,藏著一代人的家國情懷。
1986年,此酒因“酒中珍品”的題詞而定名珍酒,貴州珍酒廠也由此產生。
轉折:從“試驗廠”到“現代酒企”
2009年,珍酒迎來“命運轉折點”。這一年,珍酒從國營酒廠改制為民營企業,新老板吳向東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盤家底”:兩千多噸優質大曲醬香產能規模,庫存有700多噸老基酒,最值錢的是一壇1978年茅臺酒廠運來的老酒,還有幾壇“85鑒定”的老酒,這些都是珍酒廠文物級別的寶貝。吳向東說,“這些都是意外的收獲,讓我在如獲至寶的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把珍酒廠搞起來。”
改制后的珍酒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就像給珍酒裝了“渦輪增壓”,產能和銷售逐年提升:截至2024年,總計投入120億元用于生產,廠區面積由285畝擴大至3100余畝,釀酒產能由2000噸上升至4.4萬噸,員工人數由200余人增加至8000余人,銷售收入增長了300倍,上繳稅金增長340倍,利稅增長430倍。至此,珍酒廠成為貴州最大的民營酒企,進入“醬酒頭部企業”的行列。
傳承:“1287”的堅守和創新
“一絲不茍釀美酒”是每一個珍酒釀酒師都牢記的生產觀,而珍酒的高品質秘密蘊藏在兩組“數字密碼”中。首先,珍酒始終堅守“1287”傳統釀造工藝。其次,珍酒還有一組“831415”的數字也有著獨特的含義,每口窖池年產高品質醬酒8.3噸,需投入高粱14噸,制曲用小麥15噸。珍酒建立了成熟的質量技術體系,以對細節的極致把控確保產品品質。
更妙的是“精益求精的釀酒管理”模式,比如工人的“四雙鞋管理”——釀酒工人和制曲工人都有四雙鞋,上下班一雙鞋,在車間一雙鞋,廠區活動要換一雙鞋,去衛生間還有一雙鞋。管理理念的提升成為珍酒“創業故事”的又一束光。
站在50周年的節點上,珍酒的故事成了中國白酒業的“教科書案例”,它證明傳統不是包袱,而是創新的底氣。珍酒人常說:“我們守的是工藝的根,創的是時代的新。”
擔當:民營酒企的“家國大義”
在遵義的高粱地里,農戶老張最近換了新農機,“珍酒廠包銷我們的紅纓子高粱,價格比市場價高,還派技術員來指導種植。”現在,老張的兒子在珍酒廠上班,一家人年收入翻了三倍。
珍酒通過ESG管理體系的制度化,構建了覆蓋環境、社會與治理的閉環,成為白酒行業ESG實踐價值標桿。近日,知名金融信息服務商Wind發布2025年度ESG評級結果,以珍酒為核心企業和旗艦品牌的珍酒李渡集團,Wind ESG評級躍升至最高評級AAA級,穩居白酒行業第一。
在環境維度,珍酒李渡全面推進綠色發展戰略,旗下珍酒、湘窖獲“國家綠色工廠”稱號,李渡獲“省級綠色工廠”稱號。珍酒李渡率先在行業披露范圍3碳排放數據,并提出“2850”雙碳目標。
在社會維度,珍酒李渡持續引導上下游踐行ESG理念,并對供應商ESG表現實行動態考核,為行業樹立良好的上下游合作典范。同時,珍酒李渡聚焦鄉村振興、教育公平、非遺保護等領域,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公益模式。
在治理維度,珍酒李渡始終將合規經營視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前提,在風險管理、反腐敗、數據安全等方面持續發力,確保公司決策過程公開透明、信息披露真實準確,持續夯實長期價值創造根基,實現健康有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傳播方面,珍酒攜手知名青年演員姚安娜,以新生代力量打破行業刻板印象,推動白酒國際化與年輕化。這場跨界是文化傳承與匠心共鳴的雙向奔赴,為中國白酒爭奪世界話語權注入鮮活表達。
兩杯酒:一杯敬過去,一杯敬未來
屹立在珍酒石子鋪廠區的“中國白酒一號工程原址”,距遵義會議會址11公里,離“黔北第一關”婁山關也僅30余公里,現已成為中國白酒文化地圖上不可或缺的坐標。
這個從國家戰略里釀出來的白酒品牌,藏著一代人的執著,也映照著一個行業的創新與發展。或許,珍酒的真正魔力,就是“長期主義”“做時間的朋友”。50年的時間證明:好故事和好味道一樣,都需要時間來沉淀。(夏小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