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1 10:32:55來源:云酒说 閱讀量:22
共生共釀,行穩致遠。7月18日,《共生哲學——瀘州老窖企業文化綱領》 新時期瀘州老窖企業文化理念體系在瀘州老窖指揮中心正式發布。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成都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教授李后強,中國酒業協會文化委員會副理事長朱思旭,百思特管理咨詢集團董事長張正華等領導、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聚焦瀘州老窖企業文化核心思想,共探瀘州老窖發展歷程中的共生智慧與時代升華。
瀘州老窖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淼,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紀委書記陳學軍,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謝紅,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首席質量官、食品安全總監何誠,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瀘州老窖釀酒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楊平等公司領導共同見證發布儀式。
重磅發布
新時期瀘州老窖文化綱領與價值主張
人類自文明誕生之始,便蘊含著共生的原始智慧。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紋飾里,魚、鳥、草木等自然意象占據主導,這并非單純的審美選擇,而是農耕部落對 “順天時,應地利”的生活記錄。
此時的人類如同自然肌體上的細胞,通過采集、狩獵、游牧等方式與生態系統進行能量交換,正是這種共生關系的哲學表達。
20世紀末,瀘州老窖在行業內率先提出了“統治酒類消費的是文化”的觀點,并總結提煉出了“天地同釀,人間共生”的企業哲學。
2001年,瀘州老窖重磅推出國窖1573品牌,開始實施真正意義上的文化戰略。經過10余年的探索后,瀘州老窖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企業文化理念體系,并在此基礎上編撰了2011版《瀘州老窖企業文化手冊》,成為白酒行業內第一本系統介紹企業文化理念體系的讀本。
又經過10余年的經營實踐,2011版《瀘州老窖企業文化手冊》中的一部分內容已內化為全體員工共同遵守的理念和準則,另一部分則隨著外部環境和企業需要自我迭代升級,孕育了諸多新的經營管理思想與文化建設成果,亟待全新企業文化理念體系誕生。
《共生哲學——瀘州老窖企業文化綱領》新時期瀘州老窖企業文化理念體系發布儀式
發布會上,領導嘉賓共同見證《共生哲學——瀘州老窖企業文化綱領》正式發布。
“文化,是流淌在企業血脈中的精神基因,更是支撐我們跨越激流險灘、攀登行業高峰的核心力量。站在‘十四五’收官之年與‘十五五’謀劃的關鍵節點,在公司處于轉型升級、特殊攻堅的重要時期,需要我們直面風險挑戰、堅定必勝信心,更清楚地認識《共生哲學——瀘州老窖企業文化綱領》指導實踐、賦能經營的價值和意義。”瀘州老窖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淼在講話中談到。
瀘州老窖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淼發表題為《厚植文化根脈 共筑長青基業》的主旨發言
“20個月、采訪紀要原始文字超500萬字、紙質文獻查閱超100冊、采訪人數246人……提煉成26萬字的企業文化現狀診斷報告和5萬字的解決方案,最終落筆成書為22萬字的《共生哲學——瀘州老窖企業文化綱領》,形成了瀘州老窖全體員工從企業使命、企業愿景、核心價值觀等系列理念體系到行為準則的一整套可落地實施的共同行動綱領。”百思特組織發展咨詢事業部BU總經理、項目執行總監張朝歡分享項目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強調了新版瀘州老窖企業文化綱領的系統性、科學性、獨特性。
百思特組織發展咨詢事業部BU總經理、項目執行總監張朝歡現場分享
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文化中心總經理李賓現場深入淺出地解讀了瀘州老窖企業文化綱領的結構、核心理念等內容,“《共生哲學——瀘州老窖企業文化綱領》不僅是瀘州老窖的文化表達,更是全體員工智慧的結晶。我們要讓瀘州老窖長出‘根深、干強、枝繁、葉茂、果甜’的文化大樹,進而奉獻社會,實現‘天地同釀、人間共生’的美好理念,讓人們共享瀘州老窖物質成果與精神成果。”
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文化中心總經理李賓現場分享
企業文化如同大樹的主干,各個專項領域的文化則是茁壯的枝干。在《共生哲學——瀘州老窖企業文化綱領》指引下,現場還同步發布了瀘州老窖營銷文化專項成果《共生營銷——瀘州老窖營銷文化實踐指南》。
瀘州老窖銷售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彪以《聚共生之力 擎同心之旗》為題,分享了營銷使命、營銷愿景、營銷價值觀及行為準則等核心理念,對瀘州老窖營銷人“從哪里來、憑什么能、向何處去”進行了鏗鏘回應,致力于為消費者斟添愉悅,為客戶創造價值。
瀘州老窖銷售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彪現場分享
樹立標桿
中國企業哲學新范式
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瀘州老窖順承天時地利,以七大核心資源——地、窖、藝、曲、水、糧、洞為依托,將糧食釀成美酒,使得700余年釀造技藝傳承不斷,450余年活態窖池持續生香。
作為瀘州老窖企業文化的集大成者,以“天地同釀,人間共生”為指引,《共生哲學——瀘州老窖企業文化綱領》形成了“共生哲學樹”為架構,以七大核心釀造資源為“根系”;以“釀造幸福”為企業使命,以“瀘州老窖感動世界,國窖1573讓世界品味中國”為企業愿景,以“敢為人先、快樂奮斗、敬人敬業、創新卓越”為企業精神,以“醇厚做人、匠心做事、以品質為信仰、以消費者為中心”為核心價值觀以及企業經營管理思想為“主干”;以10余個核心專題文化理念為“主枝”,涵蓋了黨建、廉潔、工會、文化、品牌、營銷、人才、釀造、質量、科創、安全、生態等經營管理的維度,以規章制度、行為準則、行為規范、培訓體系、傳播體系、應用場景等為“枝藤”;全面而深入地展現了瀘州老窖的企業文化體系。
在《共生哲學——瀘州老窖企業文化綱領》發布會現場,眾多知名專家與學者匯聚一堂,從人文、歷史、企業管理、社會發展等多維度對瀘州老窖文化進行了深入解讀與探討。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從企業文化是企業綜合實力的標志、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管理模式、企業文化體現了一個企業的境界、酒企文化與產業文化的和諧共生四個維度,闡述了酒企文化的維度與共生哲學的價值。他指出,堅守著“以時間對抗時間”的釀造信仰、“敬人敬業”的祖訓、將文化勢能轉化為產業創新的動能等脫胎于瀘州老窖“共生哲學”的思想,給予外界超越商業的啟示,是中國酒企企業文化建設的代表作之一和中國酒業新文化建設的一面旗幟。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現場分享
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聯主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教授李后強認為,全書充滿“拓撲智慧”,貫穿“量子思維”,讓人耳目一新。最大亮點是科學論述了瀘州老窖從“人間共生”的社會觀出發,重構企業與社會、員工、伙伴的共生網絡,注重利益相關者共贏,強調多方協同共進。在當前白酒市場深度而劇烈調整的時期,具有應運性、及時性、緊要性、指導性和示范性,可謂一部融合東方哲學、生態智慧與商業文明的典范之作。
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聯主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教授李后強現場分享
中國酒業協會文化委員會副理事長朱思旭高度評價《共生哲學——瀘州老窖企業文化綱領》,認為其“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文、言之有恒”,內涵豐富且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堪稱“厚積厚發”之作。他指出,“共生”作為實現行業進步與社會發展共存、共榮、共建、共創、共和、共享、共贏的核心邏輯與底層哲學,未來更值得在此堅實基礎上持續深化與弘揚。
中國酒業協會文化委員會副理事長朱思旭現場分享
百思特管理咨詢集團董事長張正華以《文化的力量》為題,從文化的情感屬性(人的視角)、文化的品牌屬性(產品視角)、文化的價值觀屬性(企業視角)三個維度,揭示了瀘州老窖文化持續繁榮的內生力量,并從寫實與入心、從厚重到簡明等方面,提出文化踐行與傳承的思考,讓企業文化實現企業內部-客戶外源的生態傳播。
百思特管理咨詢集團董事長張正華現場分享
互助共贏
構建酒業命運共同體
從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到信息互聯的現代文明,人類文明的發展史本質上是一部共生關系的演進史。它既是歷史經驗的必然延續,更是應對當代挑戰的出路。
共生哲學,蘊含著瀘州老窖對企業內部各要素之間、對自然、對行業、對社會和諧共生關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它的構建,最終都基于實現一個愿景:致力于實現瀘州老窖感動世界,國窖1573讓世界品味中國。
這份使命不止于一杯美酒的釀造,更是將幸福沁入人心,將責任融入社會的廣闊實踐。瀘州老窖也一直在這樣踐行著。
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瀘州老窖毫無保留地將先進的釀酒操作經驗在全國白酒行業推廣。開辦數十場釀酒科技技術培訓班,成立釀酒技工學校,為全國各地培養了數萬名釀酒人才,被稱為“中國白酒行業的黃埔軍校”。
自2017年起,瀘州老窖開啟“讓世界品味中國” 全球之旅,足跡遍布紐約、巴黎、莫斯科、新加坡、墨爾本、越南等地,并與澳網、世界杯等體育賽事達成戰略合作,讓世界了解中國白酒文化,實現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滲透與共生,拓展文化傳播邊界。
瀘州老窖?國窖1573“讓世界品味中國” 全球之旅
借助文化上的共融共生,瀘州老窖已在全球70余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起了銷售網絡。
在社會貢獻方面,圍繞“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瀘州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實施了一系列循環經濟項目,采購綠電、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推動全產業鏈綠色轉型,并設立“瀘州老窖獎學金”“棟梁工程”等,累計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抗震救災、捐資助學等公益項目上捐贈超20億元,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中華慈善獎”“中國紅十字奉獻獎章”等諸多榮譽。
行業不是零和博弈的叢林法則,而是需要共同發展。今天,在行業共建中,瀘州老窖秉持“美美與共、各表其美、行業共榮”的生態思維,大力倡導“文化同源、標準同訂、市場同拓、規則同守、危難同渡”的“五同”理念,凝聚“不忘初心、堅定信心、堅守匠心、樹立雄心、奉獻愛心”的“五心”力量。致力于實現白酒企業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發展,構建酒業命運共同體。
正如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所言,站在人類文明演進的維度,瀘州老窖的共生哲學給予我們超越商業的啟示:真正的永續經營,從不是對資源的掠奪性開發,而是建立“天地—匠人—消費者—產業”的良性生態循環。
從黃泥窖池里的微生物共生,到酒坊間的技藝共生,再到品牌與時代的文明共生,瀘州老窖千百年來的發展歷程,正是共生哲學的生動演繹。在釀造技藝中守自然之道,在企業文化中持包容之德,在品牌建設中行共生之仁,這座百年企業正以獨特的東方智慧,書寫著共生哲學的當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