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9 10:46:07來源:云酒说 閱讀量:27
雨水至,潤新生,赤水河兩岸染上新綠,山河之間醞釀著一切關于美好的希望。
2月17日至18日,“中國茅臺·國之棟梁”生態守護公益行動將在這里啟動,這也是茅臺在乙巳蛇年開啟的第一個大型活動。屆時,茅臺、鎮雄、古藺三地將共同譜寫2025年的赤水河“生態序曲”。
赤水河生態環境保護是推進醬香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
早在1985年,云南、貴州、四川3省10縣政協就聯動發起開發治理赤水河,將赤水河流域列入長江上游水土保持重點治理范圍。
圖左一為原茅臺酒廠黨委書記、后任政協遵義地區工委副主任陳德華與川、黔政協領導合影
40年后,在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趨勢下,在我國經濟社會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茅臺聯動三省經銷商從雨潤萬物的好時節出發,發起生態守護公益行動,是堅定履行社會責任,以實際行動守牢生態環保底線,厚植綠色動能全力打好“十四五”收官站,奮力推進茅臺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茅臺積極與赤水河流域各方一道,推進赤水河生態保護,種下生態樹,致敬守綠人,構建綠色發展與生態保護共進的良好格局。
生態守護,對于茅臺有何意義?
“好山好水出好酒”,茅臺酒釀造離不開好的水源,赤水河就是茅臺酒的“生命之源”。
這條中國唯一沒有被污染的長江支流,發源于云南省鎮雄縣,流經云、貴、川三省,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生態植被,不僅為珍稀動植物提供重要生存地,也為兩岸人民帶來生產生活之源,更為三地沿河酒企釀造高品質的美酒,是名副其實的“美酒河”。
赤水河茅臺段,水質好、硬度低,并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酸堿適度(pH值為7.2-7.8),符合飲用衛生標準,為釀酒提供了優質自然水源。15.03平方公里產區內不可復制的水質、地理環境及微生物群落與茅臺酒釀造形成深度的生態綁定,也筑造了茅臺品質根基。
實施生態保護,就是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生態守護就是茅臺“永續發展”的底層邏輯。
在今年1月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茅臺以自身ESG實踐闡釋了一家中國企業的長期主義戰略,這其中茅臺在傳統與創新、發展與保護的思考和經驗彰顯出茅臺對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前瞻思考。
在達沃斯期間,茅臺面向國際展示了在綠色科技創新領域的探索成果以及中長期減排目標。
能夠發現,茅臺將生態守護內化為企業基因,將實現三重躍遷:
一是以綠色發展與環境保護,永續生態資源;二是以綠色科技創新轉化生態優勢,打造綠色產業鏈為經濟社會創造多重價值;三是為傳統產業綠色轉型提供發展樣本,引領可持續發展新未來。
“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公益IP首次從助學延展到生態環保
作為赤水河流域最大的白酒生產企業,從2014年開始,茅臺就每年捐贈5000萬元,作為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基金,累計捐資超4億元支持生態修復、植樹造林、水資源保護等環保項目,從取水、用水、排水再到水生態治理,持續加大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
此外,還牽頭發起義務植樹、巡河、清潔河道等公益行動,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引領沿河各方提升環保意識、共同關注赤水河流域協同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共同守護這片綠色家園。
2023年《貴州省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生產環境保護條例》施行,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就構建起長效保護機制,赤水河的“長期生態保衛戰”就此打響。
此次,茅臺啟動“中國茅臺·國之棟梁”生態守護公益行動,是茅臺全新公益之路的起點。
通過“中國茅臺·國之棟梁”為公益IP統領,立足天、地、人、文,在生態環保、民生教育、文化傳承、行業產業四大公益板塊,打造茅臺公益品牌矩陣。茅臺的公益延展也將帶動更多企業、組織、群眾關注和參與到生態環保事業當中來,也標志著茅臺在踐行ESG方面的進一步深化和拓展,“中國茅臺·國之棟梁”種下的一片林蔭正在醞釀勃勃生機。
據悉,活動期間除三省聯動發起植樹造林、巡河等公益行動外,還將對優秀巡河員、護林員進行表彰,并向赤水河沿岸受助學生代表頒發資助證書,深刻體現茅臺在“順天敬人明理厚德”的企業核心價值觀指引下,主動踐行社會責任與擔當。
此外,還將舉辦“赤水河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之路”主題論壇,各方專家建言獻策,將為赤水河生態保護提供更有力的有效措施與可持續發展模式。
茅臺如何讓水更清、山更綠、天更藍、酒更香
水源不僅是釀酒的物理載體,更是生態價值的核心資產。從“靠水用水”到“養水護水”,茅臺酒與赤水河的關系,是自然饋贈與人類反哺的共生范式。
長期以來,茅臺十分重視水源保護,常態化多措并舉,加強赤水河流域生態保護。相關資料顯示,在多年來的環境保護舉措下,如紅嘴藍鵲、巖原鯉、胭脂魚等各種珍稀動植物都成為赤水河的“常駐客”,就在去年6月,赤水河流域還再度出現消失20多年的鰻鱺和其他珍稀魚類,生態保護成果顯著。
在2024年,茅臺不斷強化生態意識,抓實環境保護,呵護生態環境,構建綠色產業鏈,發展綠色創新,持續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價值轉化路徑。
其中,重點推進“一基地一標桿”“兩山”“雙碳”三大重點任務,著力推進“增水、提氣、保土、護微、生態系統平衡”五大專項工程,持續開展“節能降碳增效、綠色產品設計、產業鏈綠色轉型、綠色科技創新、綠色低碳生活”五大行動。
茅臺以綠色發展、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發展生態富民等環保組合拳,不遺余力去守護這一方“碧水”“凈土”,全力保護產區生態,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高品質的生態產品,實現多重價值提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際正是通過生態產業化與產業生態化的雙向轉化。
茅臺將自然資源轉化為“可持續發展根基”,這既是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有效實踐,也為加快形成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為導向的美麗中國建設新格局貢獻了一份茅臺力量,為全球消費品行業提供了生態與經濟平衡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