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1 15:24:40來源:云酒说 閱讀量:25
酒局,一是酒,二是局。酒局背后有騙局、有藝術、有人情世故,還有各種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如何縱橫酒局,賴氏父子酒為您一一解答!
你見過喝酒情緒失控的朋友嗎?
很多人都說“酒品即人品”,這句話有科學依據(jù)嗎?想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搞明白為什么喝酒會情緒失控?
喝酒導致情緒失控的原因有兩個,一個與酒有關,一個與酒無關。
與酒有關的,就是酒精對大腦的麻痹作用。酒精是一種脂溶性物質,可以穿越血腦屏障,直通大腦。一個技能,大腦就麻了,這就是所謂的大腦不當家,開始胡言亂語了。
其實,我們的大腦并不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實體,它是由多個功能組件構成的一個結合體。我們情緒失控,其實就是大腦主管情緒的杏仁核不當家了。
大腦里還有個組件叫前額葉皮質,大腦中重要的決策都要用它來審核,你要把注意力放在哪,也需要經過他的同意才能實現(xiàn)。酒后如果答應了別人本來不想答應的事兒,就是因為前額葉皮質放松了警惕!
所以喝酒以后,千萬不要做什么決定,除非喝酒之前就已經想好了怎么做,不然酒后做的決定,第二天很大可能會后悔。
還有一個是與酒無關的方面,來自于人們對于酒精的期望效應。人們其實經常會被自己的思維所欺騙。之前,就有實驗表明,當人們喝下自以為是酒精飲品的普通飲料時也會表現(xiàn)出醉意和醉酒行為,所以當你心情本來就不好或者就是想買醉發(fā)泄時,醉意也比往常來得更快!
這種情況下,人也會更容易情緒失控。酒精可以讓很多人做,他平時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本來平時不敢做的事情,大腦的前額葉皮質一放水,這事兒就敢做了。
其實,只要不給別人造成什么麻煩,喝點兒酒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情緒發(fā)泄機會,但如果酒后做了什么不好的行為,也說明這個人平時是有這種念頭和想法的,只是封印解除暴露了出來。
雖然不能武斷說“酒品即人品”,畢竟一次失態(tài)也不能說人品不行,但是經常如此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畢竟酒后的真實樣子,就是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的放大!
所以為了避免酒后失態(tài),在每次喝酒前一定要先想清楚跟誰喝,什么樣的場合,底線是什么,如果需要做決定提前就規(guī)劃好,不要在酒局上臨時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