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到葡萄酒標上標示的葡萄品種有赤霞珠、黑皮諾、西拉、梅洛、霞多麗……而我們平時吃的葡萄卻是玫瑰香、巨峰、馬奶葡萄、夏黑等。前者是釀酒葡萄,后者是鮮食葡萄。那么,不少小伙伴就有疑問了,我們平時吃的葡萄能自己在家釀酒嗎? 雷盛紅酒給大家講講釀酒葡萄和鮮食葡萄的一些差別。果粒大小不同:釀酒葡萄比起鮮食葡萄總體顆粒偏小果皮厚,葡萄粒越小,釀出來的葡萄酒風味越濃郁。而日常食用的葡萄多數皮薄肉厚,用來吃當然汁水飽滿,用來釀酒則不如釀酒葡萄,尤其皮薄的葡萄單寧含量不足,出來的酒達不到濃郁芳香。果皮薄厚不同:釀酒的時候主要從葡萄皮萃取豐富的單寧和決定葡萄酒的顏色,釀酒葡萄一般果皮厚重,包含非常多的花青素和單寧。日常食用的葡萄則是皮薄,單寧含量很低,生食不錯,用來釀酒有所欠缺。果肉甜度不同:葡萄酒是酸的,所以大家想當然地認為釀酒葡萄的甜度不如平時吃的葡萄。其實釀酒葡萄為了達到葡萄酒品質更好,一般都要等葡萄充分成熟采摘,所以含的糖分要高于鮮食葡萄,只是在釀制的過程中葡萄糖份轉化成了酒精。所含的營養不同:釀酒葡萄有嚴格的種植和采收期,一般追求與大自然和諧共存,所以在充分的日照和適宜的氣候中生長的葡萄,果實中積累的單寧和多酚物質含量較高,釀出來的酒含的抗氧化成分也高。而食用葡萄為了避免蟲害,按季節上市,在生長的時候會人工干預,比如套袋處理,那么所接受的大自然給予的營養物質就會減少。雖然釀酒葡萄和平時食用的葡萄有很多不同,但我們平時食用的葡萄是可以用來釀酒的,只是表現出來的香氣、單寧和酒精度不如釀酒葡萄,加上自己在家自制葡萄酒,比例和制作過程不專業,出來的葡萄酒品質不穩定,容易受到污染,飲用不當還會對健康產生影響。所以,如果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用鮮食葡萄來嘗試著釀酒,也可以把自釀的酒與購買的葡萄酒做過品鑒對比,說不定能收獲更多的喝酒體驗呢。
版權與免責聲明:
1.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云酒說)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