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6 14:00:59來源:云酒说 閱讀量:145
業內翹首期待的第十八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將于2023年4月13日至16日在瀘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這是酒博會落戶瀘州的第十年,那么本屆將帶給我們什么樣的驚喜?它又如何與酒業人士攜手共赴下一個十年呢?
本屆酒博會延續“舉杯中國·品味世界”主題,強化“展覽展示、行業引領、投資促進”3大功能,本屆酒博會將搭建6大展館,分別為:國際會議中心館、國際精品館、中國白酒精品館、國內綜合館、國際綜合館、酒類技術裝備館;8萬平方米矩陣,邀請來自40多個國家(地區)、800多家企業參展參會,產品囊括白酒、啤酒、葡萄酒、黃酒、露酒、國際蒸餾酒等酒種,涵蓋酒類包材、智能釀造、系統研發、智慧管理等酒業全產業鏈條。
與此同時,多個酒類團體標準啟動會、多個酒類賽事也將紛紛亮相,在智能化、數字化的助推之下,酒博會更呈現創新賦能、節節走高、年年提升的一面。
1、希臘風情,來自歐洲文化之根的魅力
數據顯示,自2014年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永久落戶瀘州以來,累計展覽面積超50萬平方米,參展企業近4200家,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多名行業專家、酒業名家蒞瀘參會,格魯吉亞、澳大利亞、法國、意大利、智利、阿根廷等先后擔任主賓國,酒博會累計成交額超5億元,已經成為業內最富影響力的盛會之一。
尤其是國際化的方面,每年邀請不同的國家作為主賓國,在促進中國酒業與主賓國酒業友好交流的同時,也實現了雙方文化的融合與交流,帶來了酒業之外的影響力。
本屆酒博會希臘將擔任主賓國,設置390平方米主賓國館,集中展示希臘美酒、歷史文化、人文風情,系統推介希臘葡萄酒、旅游、文化等特色資源。
希臘為歐洲文明的重要源頭,也是葡萄酒的重要生產國之一。
“中國是東方文明的源頭,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源頭,兩個文明古國的交流,勢必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酒業最為重要的課題之一,就是如何實現國際化,也即如何進入以歐美為代表的國際市場。
除了產業標準不同之外,進入國際市場的最大關隘之一,就是文化的不同。那么增進與歐美各國的文化交流、尤其是酒類文化的交流,對于中國酒業進入國際市場大有裨益。
2、創新賦能,智能化加速酒業發展
酒業如何與最為先進的智慧制造、數字化技術相融合,一直是一個重要發展課題。
繼去年推出“智釀云、智安云、智享云”開放共享平臺,展示一系列供應鏈數字化平臺、產品數字化管理平臺及其相關智能化釀造設備后,本次酒博會上,“科技引領 守正創新”第二屆中國酒業智能制造科技發展論壇也將繼續展示中國酒業在智能化、數字化方面的成果與前景。
一系列主題論壇,將解析中國酒業智能制造科技水平,探尋未來發展方向,給予酒業這一傳統產業更多賦能。
此外,本屆酒博會還將聯動設置重慶館、新疆館、瀘州館、紹興館、麗水館等國內酒類產區館,集中展示各大產區發展新成效。此外,還將通過“酒城論劍·品酒爭霸”第七屆全國品酒師大賽、2022年度“青酌獎”酒類新品評選、最美酒瓶設計大賽等系列賽事,培養選拔行業人才,鑒評酒類新品,增添產業動力,不斷提升酒博會的辨識度、吸引力和輻射力,持續做靚“酒博會IP”。
3、產業閉環,打造全產業鏈的博覽盛會
對外開放與交流,打造全產業鏈維度,在本屆酒博會上也將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據悉,今年將舉辦國際葡萄酒酒商交流會、葡萄酒大師班品鑒會等高端活動,同步邀請歷屆酒博會6大主賓國和其他友好國家駐成渝(總)領館領事、外交人員參會交流。
同時組織超200家國外知名酒企攜1000余款產品集中亮相,不斷深化與“一帶一路”、RCEP成員國等文化交流、經貿往來,更好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提升中國酒城開放能級。
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何勇表示:“‘酒博會’正在從專業的博覽會向產業博覽會逐步轉變,特別是第十八屆酒博會涉及到產業多個方面,比如說將開展與產業政策、標準法規、品牌塑造、科教傳播、消費體驗、市場流通、包裝設計、數字賦能、人才選拔等多方面相關的全產業鏈的活動。”
酒博會經過十年發展,日益成熟。如今正從過去的單純產品展示、企業展示、商貿洽談,向著產業端口對接、行業人才培養、消費趨向把控等綜合性方向發展,已經覆蓋了酒類產業的全環節、形成了閉環式、全鏈接的發展狀態。
如今,在導入智能化、數字化、國際化的內容之后,讓原有的產業鏈條更為擴大,鏈接更為緊密,推動中國酒業向著更為智慧、更為協同的方向發展。